板栗炒货机

车市315远不该就此结束

时间: 2025-04-15 06:56:59 |   作者: 板栗炒货机

产品概述

  其实每年临近315的时候,我们都能预测得到,在消费的人权益日当天,会有很多媒体来曝光各行各业的各种乱象。

  在汽车行业中,每年315当天还会有“车市红黑榜”发布甚至是“问题车展”开幕……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,曝光依旧在继续、乱象似乎也在层出不穷。

  而在2024年到2025年期间,随着汽车行业格局的改变、竞争模式的移位,汽车行业里也滋生出了新的的乱象。

  在由中国交通广播FM87.5、杭州西湖之声广播电台、《晓北-城市私家车》、汽湃传媒联合报道的2024-2025 315中国汽车大会中,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了解读。那么在今天,我们再持续梳理一下,汽车行业里的新乱象,究竟该如何治理?

  其实在汽车行业里,维权频率最高、问题出镜频率最高的一个市场,就是二手车市场。

  在以前,“二手车贩子”似乎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汇。原因很简单,个体二手车商的规模有限,那么为了赚更多的钱,就必须要把利润率提高,很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。

  最经典的一个说法,就是“重大事故车,在二手车上的修车仙人那里一整备,就变成了原版原漆女士一手车”。而普通消费的人在看车的时候,根本难以用肉眼发现异常。更有甚者,还会修改车辆的维修记录和出险记录……

  那么在如今,随网络信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很多消费者其实也发现了传统个体二手车商的弊端,开始相信选择瓜子二手车、优信拍车这样的网络大平台。但是这些大型平台,也并非都能实打实地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优质的二手车。

  一个案例是瓜子平台误导用户购买了存在大修的车辆,另一个案例则是用户在优信拍车上订车后发现车辆存在事故、货不对板,退车却被扣除3000保证金的情况。

  其实通过这一些案例,我们也显而易见,当用户盲目相信这些大型二手车交易买卖平台的时候,也非常容易陷入信息差的陷阱。而更为恼火的是,面对这些大型平台,消费者也存在维权难、维权成本高的问题。

 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在瓜子对大修车辆的鉴定报告上,写的是三大件情况“正常”,但只字未提大修。而消费者购车并发现存在大修情况后,车辆的变速箱也的确是“正常”状态。所以即便是在维权举证阶段,也难以证明鉴定报告造假,从而对这一些平台无可奈何。

  消费者在大型平台面前的无奈,也充满了很多无力感。那么如何规避这样的问题,让我们消费者真正可以安心购买二手车?其实答案只有一个,那就是严格的二手车市场准入机制。

  因为从个体消费者的角度来说,大家很难去判断一辆二手车的内部车况,这也是信息差造成的普遍问题。为此,之后有关部门出台严格的准入机制、严格的惩罚机制,才能遏制住“二手车市场水深”的现象。

  我们最直观的一个感触,就是现在的新车变便宜了,而且智能化配置也慢慢变得丰富。别的不说,在2024年的“价格战”之后,2025一开年,汽车行业就打起了“智能战”。很多十万级的车型,也开始配备高阶智驾系统。

  不过在真实的生活里,高阶智驾的普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。因为在真实路况下,很多用户面临着很多问题甚至是危险。

  根据Model Y参数图片)车主王先生爆料,他在去年驾驶Model Y发生了一次追尾事故。而这起追尾事故的原因,就是在拥堵路段排队时,开启了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。在车辆自动刹车并停稳后,由于智驾系统的错误判断,导致车辆突然起步而王先生由于反应不及出现了追尾前车的事故。

  其实这一起案例非常典型,总结成一句话就是“驾驶者已经很稳妥了,但是没有想到在停车后,车辆的智驾还会给你来这一出”。

  由于现阶段法规规定在使用智驾导致事故时,需要由驾驶者来承担相应的责任……但是在这样的事故中,车企就没有一点问题吗?驾驶者固然需要确保自身对车辆状态的监控。但在短短数秒之间出现的人机博弈问题,也的的确确是车企需要考虑到的。

  那么解决这种痛点的问题也很简单,站在消费的人的角度来看,我们不能过于信任辅助驾驶系统。毕竟,再强的智驾也会出现宕机失效的问题,只有人凌驾于机械之上,才能真正利用好科技。

  那么站在车企的角度来说,作者觉得怎么样影响消费者的心智很重要。因为在现阶段,还并没有真正量产的无人驾驶技术,辅助驾驶的重点就在于“辅助”二字。但随着“智能战”开打,很多车企都在宣扬“端到端”、“车位到车位”、“无需接管”的产品点。这样的宣传方式,同样也会造成信息差,让我们消费者将“辅助驾驶”与“无人驾驶”划上等号。

  所以,车企的自觉,在这个时代同样重要。其实更需要车企自觉,不单单是宣传口径层面,更在于对消费的人的态度。2024年价格战开打以来,其实很多消费的人都感知到了一些不对劲,那就是车辆价格实惠公道了,但对等的产品的质量或者说服务的品质也出现了下滑。

  譬如在去年,“迈巴赫塑料布事件”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,而就连超豪华品牌保时捷的用户,也遇到了经销商隐瞒新车故障和维修记录的问题。至于在国产品牌里,更是层出不穷地出现了“经销商退网”、“经销商隐瞒新款车价格下调”等一系列的问题。

  其实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问题,都还是“价格战”在作祟。新车售价一压再压、车企利润一降再降,就很直接地导致了产品质量或者说服务的品质下滑的问题。同样,解决这样的问题依旧需要依靠整个汽车行业的自觉,各大车企必须了解到自己做的并非是短线生意,而是要以长期稳定的可靠与高品质来构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基业。

  2024年以来,汽车行业在价格战、智能战的新模式竞争中暴露出了非常多的问题。从微观来看,这样一些问题似乎并没有集中爆发,影响到的也不是所有消费者。但每一家公司的口碑,其实都是从个体到宏观的逐步积累,车企也好、经销商也好,都没理由放弃任何一位消费者。

  而从宏观来看,如今的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迈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。不管是二手车行业的诚信问题,还是新车制造领域的质量与服务问题,它们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。

  如今,我们都说中国车企要走向全球、屹立于全球,但如果连对内工作都无法做好的话,如何走向世界?

  最后,我还想提一个观点,那就是在今年315中国汽车大会中,提到了非常多的案例。这些案例无一例外,都是通过企业与个体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,造成了用户“被坑”、“体验感差”、“维权困难”的痛点。

  其实想要解决这些新生的问题,除了企业要有自觉心、要讲武德之外,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内要建立起正常的竞争秩序。就拿价格战来说,当劣币开始驱逐良币的时候,整个行业都将出现破窗效应。即,一家车企不讲武德但能挣钱,那么其他更多的车企就会效仿,进而以内卷的形式造成整个行业的发展困局。

  那么除了行业内需要有一个标准之外,法律和法规的健全也很重要。2025年的第一季度马上就要结束了,从这一个季度的发展的新趋势来看,汽车智能化必然也会慢慢的普及。

  那么在车企向用户传递智能驾驶的信息时,不能只是“车企说什么就是什么”。更重要的,是需要权威机构来监管车企如何说、尽早为智能驾驶技术带来完善的法规……如果车企把所有责任都撇清、都让我们消费者承担的话,这样的技术创新是否还有意义?

  其实说到最后,我们的主旨就是一个,那就是对于消费者的保护,不仅仅只是众多购买的人的自保。行业自律、完善法规、企业之间构建良性的竞争模式,都是对消费的人的保护。其实说到底,只有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,那么整个行业内各大企业的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保护。毕竟,消费者如同汪洋大海、车企或经销商就是依托汪洋大海而行的船只。切记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?网友精准分析,看完瞬间顿悟

  印度一准新郎和准丈母娘卷走家里的钱和珠宝私奔,新娘:已经不在乎母亲和未婚夫要做什么,希望还钱和珠宝!

  1/4决赛!辽宁123-116新疆 数据不会说谎,有四位球员功不可没!

  青岛乐盈汇跨境电商有限公司CEO苏静:美国关税政策促使海外仓需求爆发式增长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